第(2/3)页 ...... 洪武年间。 朱元璋忽然觉得,自己从前只是崇拜刘邦,而忽略了刘太公。 刘太公其实也是有大智慧的。 父子之间,也是君臣。 朱元璋的目光缓缓在官员之间移动。 这思想觉悟,可比诸如李善长一类的功臣还要高。 ...... 【刘太公当上太上皇之后,也没整天瞎折腾,更没像某些太宗的父亲那样,没完没了生娃,增加财政负担。】 【而是关起门来,自己在花园里种菜。】 【这么看来,刘邦的性格真遗传了他爹,爷俩都是顶级的反内耗人物。】 【而刘太公也特别识趣,所以根本不存在他对儿子指手画脚这种事。】 ...... 李世民的脸色隐隐有些难看。 这不就是在点他名吗! 某些太宗的父亲! 没完没了的生娃! 不过,经天幕这么一提醒,李世民又想到一个问题。 李渊这样一直生娃,如今还好,才只有几个。 但倘若是时间长了呢? 万一他多了十几个,甚至是几十个弟弟妹妹呢? 宗室的管理迟早是个问题啊! 毕竟李渊是曾经的皇帝,且在朝廷中仍有一定的影响力。 且在表面上,他还是需要和李渊维持父慈子孝的场面。 那他只能分封李渊的子女到各地为王,来减少其对中央政权的潜在威胁。 而谁也不知道李渊的子女被封为王之后,是为祸一方,还是造福一方。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