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3章 水面下的狂涛-《超级电子帝国》


    第(2/3)页

    “这还不明白?”肖艳看了林铮一眼,“就是因为东南亚那些国家的经济发展的太快了,所以才要倒霉。”

    难道国家的上层已经意识到东南亚金融危机已经逼近了吗?不过倒也是,一个大国的政府,要有足够长远的目光,东南亚那些国家现在的经济形势固然一片兴旺,可其金融和经济结构固有的缺陷恐怕早就被上面的各个智囊给分析透了。

    强忍住心中的震惊,林铮试探着向肖艳问道,“你的意思是……猪养肥了,差不多该杀了?”

    “基本上就是这个意思吧,”肖艳不疑有他,随意的道,“不过我能知道的就这么多,具体能够在什么时候表现出来,那就不是我能够知道的了。”

    “如果是这样……”林铮沉默了片刻,终于缓缓的道,“应该就是在97年下半年至98年4月之前的这段日子。”

    “嗯?为什么这么说?”肖艳有些惊讶的望着林铮,自己也不过知道大概三到五年后东南亚地区会爆发一场严重的、席卷范围极广的经济危机,但自己知道的也不过就是这么一点,林铮居然能够猜中准确的爆发时间?

    但如果这小子的分析有根据,肖艳整个人都兴奋了起来:这其中能做的文章就太多了。

    “还记得去年的时候么,在亚洲经济被广泛看好的背景下,美国著名的经济学家保罗.罗宾.克鲁格曼在《外交》上撰文批评了亚洲经济的发展模式,认为仅靠大投入而不进行技术创新和提高效率的做法很容易形成泡沫经济,在高速发展的繁荣时期,就已潜伏着深刻的危机,迟早要进入大规模调整,他认为这个由市场自发进行的调整时间不会很远。”

    “你看过克鲁格曼的那篇文章?”肖艳真的是要多震惊就有多震惊了:作为一名刚刚四十岁出头的年轻的经济学家,克鲁格曼在国内的名声并不显,知道这个人的国人并没有几个,林铮不但看过他的文章,看起来似乎对这篇文章还挺赞同的?

    “看过。”林铮点点头。

    “能给我说一下么?我倒是挺好奇的。”

    “没问题啊,主要是对当前亚洲国家的经济发展情况进行的点评,认为当前亚洲经济的发展依靠大量投入,许多企业是负债经营,产业结构不够合理,这样很引起了国外资本的流入,由此会带来一个很严重的问题:企业债务的很大部分以外币标价。”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