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7.大明第一帝-《不装了,其实我是朱重八》
            
            
            
                
    第(1/3)页
    武宪三年,春农历二月,应天城郊外,祭祀。
    城外山上桃李抽包,杨柳生芽,春风和煦,百姓着春衫,京城两边靠河的地方,百姓引大渠之水给农田。
    朱雄英身穿朱色龙袍,头戴乌纱翼善冠,在城外紫金山下,亲领文武百官行农祭藉田之礼于城郊新农坛。
    成武军四卫分层层将农坛包围,百姓位于外层,场面不亚于新皇登基。
    祭祀先农为大明吉礼之一,原本在每年春天农耕时进行,用来劝勉农事祈祷丰收。
    明太祖洪武元年,规定以每年春二月农历时,皇帝亲自祭祀农神,祭祀结束后,皇帝要亲自下地藉田。
    以农坛以南为藉田,护坛地有六百多亩,供祭祀物品的耕地有九十亩。
    朱雄英觉得太多,便将六百亩中的几十亩分给无地百姓耕种,其他的祭祀耕地中种蔬菜,稻谷等粮食。
    今年朱雄英加了一条,今后每年祭祀农神结束后,都要去为大明战死疆场的将士进行祭奠。
    天刚亮时,朱雄英就来了。
    带着自己的儿子女儿,在农坛等候吉时,鸣炮后,农坛开始热闹起来。
    皇帝最前,接着是藩王皇子,在是武将,文臣,农户,大明禁军,成武军四卫,上万人驻足于农坛四周,场面庄严而肃穆。
    朱雄英不是第一次干这事儿,他已经祭祀三年多了,所以流程十分的熟悉和清楚。
    皇帝扶犁在田间往返三次,各官员按照品级往返一次,应天府知府,要捧着青色箱子进行播种。
    尚书九卿要三推,五推,九推。
    礼官再带十名农夫手捧新农具向天下贺。
    并且与官员率领百姓将剩下的六百亩耕完。
    最后天子宴请百官。
    礼官道:“户部尚书夏原吉,向北而跪,应天知府北向跪进鞭。”
    “天子扶犁!执鞭。”
    朱雄英上前,将牛套好,原本是两农在前牵牛,但是朱雄英命朱文基来牵牛。
    示意其他几个儿子过来观礼。
    一切准备就绪,只听礼官一声高喊响彻苍穹:
    “陛下亲耕!
    !”
    应天知府手捧粮种盒。
    户部尚书夏原吉,进呈牛鞭。
    满场安静中,朱雄英将衣袖卷起。
    “啪!”
    牛鞭子挥响。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