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火炬冷水-《大明督师》


    第(3/3)页

    这就是皇家驿递需要的效果,先让几十万汉子感觉到荣耀,而后再给他们利益,哪怕是一点点能吃饱的利益也好,这样,他们就真心的成为崇祯的铁杆,真心的为这个皇权,其实也就是为这个大明服务。

    只要崇祯手中掌握了这股忠心的实力,就将有源源不断的各地真实的信息传到朝堂,那么,他便不再会被朝堂上那帮只会夸夸其谈空谈误国的家伙所左右,而做出真正的判断,这非常重要。

    同时,在不太刺激那些清流的情况下,能得到大笔的收入,就再也不用最后低下高贵的头,在城破之际向那些荀贵国戚,向那些文武官员募捐,而让他感觉到绝望与羞辱,便可填补浴血奋战的边军将士的军饷,这就极可能长久的堵住外寇。

    如果有了这些收入,吕汉强坚信,自己就能让三大征的一项或者两项避免,就能让本来烈火熊熊的民愤多少能降低,那么,内地的流寇杆子就能减少,至于以后怎么办,那只能慢慢的想办法,但只要有时间,有了这些元素,办法就会有的。

    现在,吕汉强的心思已经慢慢的改变了,不是为什么皇权效死,而是想为这个代表着汉家效力。

    “大人,各地会同馆的负责人即将进京,下一步我们该怎么办?大人可有章程?”说完自己一路上的所见所闻,最后,赵良带着殷切的希望看向吕汉强。

    吕汉强便一手高举火炬,一手准备了一盆冷水,在熊熊燃烧的火炬的光芒里,将自己心中所想滔滔不绝的道出,这一番宏伟的规划,立刻让屋子里的所有人都热血沸腾,但随之便是吕汉强一瓢冷水兜头泼下:“计划是好计划,不过,没钱。”

    没钱经营的计划等于是废纸空谈,这一盆冷水,立刻让全部的人感觉到绝望。

    “整个计划实行,需要多少银子?”赵良还是不甘心的望向钦差大人:“如果所需不多,我号召我们驿卒兄弟勒紧裤袋咬咬牙挺一下。”然后给吕汉强一个坚定的表示:“我坚信我的兄弟们会识大体,为皇上分忧。”

    吕汉强沉默了,一种由衷的感动浮上心头,多好的一群百姓啊,在已经凄惨到那种状况,还想着为皇上,为这个家国分忧,这与那些清流贪官何其不同?那句话说的对啊,千古脊梁在百姓啊。

    但是,自己无论如何也不能再让这些已经穷困到绝路上的汉子再做什么了,而是自己这样高高在上的人们为他们做些什么才对。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