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1 机会-《逆行我的1997》


    第(3/3)页

    他倒也不是说场面话,而是的确听说了李文秀的名字。

    原本以他的身份是不可能接触到李文秀这种小人物的,不过上一次去市台视察工作之后,杨青在他跟前提了一句。

    这才知道这个年轻人竟然已经创办成功了一家年销售额将近千万规模的私营企业。

    在98年,年销售额能超过千万的私营小企业还是不多的,尤其是在海州市这种内陆城市。

    作为分管招商引资的副市长,汪明自然留了一个心眼,这会儿又看到李文秀的时候,自然比上一次在电视台的时候越发亲热多了。

    把汪明等人带进店里,李文秀嘴上也没闲着,把店里的一些情况都介绍了一遍。

    袖珍格子铺发展到现在,他作为创始人,对这种小问题自然是信手拈来。

    “怎么样?我听小杨说你们现在已经注册公司了?”

    “是的,月初的时候已经拿到牌照了,不过目前我们的经营范围还存在局限性,主要还是集中在零售这一块。

    现在旗下主要就是这家袖珍格子铺,目前加上直营店,我们已经在海州市下面的几个县里有12家加盟店。”

    按照李文秀的计划,在98年年底,加盟店的数量肯定会超过30家。

    但是现在随着海州市这边的直营店马上就要开业,李文秀打算尽快在省内打开市场。

    最快的做法自然就是改变之前先占领县城市场的做法,转而在省内的各个城市市中心开直营店,然后组建新的业务团队去下面的县城拓展市场。

    原本李文秀是有些踟蹰的。

    但是汪明的突然出现却让他有了些新的想法。

    目前限制格子铺发展最大的两个问题,一个是资金,一个是人手,这两个问题如果是靠金和实业本身的发展来解决,那速度无疑是很缓慢的。

    但是如果有市里支持的话,那就不难了,98年的贷款虽然很少,但是毕竟还是有一定的数额的,能不能拿到很重要。

    “你们这个问题很突出,当然,作为一家本土的企业,能做到你们这一步,已经很了不起了,市里也希望你能够把企业做大做强,成为我们的招牌……”

    李文秀笑着点了点头但是没说话。

    不过他基本上已经肯定了,汪明的确有意扶持本土企业的发展。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金和实业未必没有机会。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