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8 新的对手-《逆行我的1997》


    第(3/3)页

    “军子,没吃饭吧?”

    刘金兰瞧着是曹军就打了个招呼,完了还朝儿子瞪了一眼。

    不用想,正月初二就把人叫过来,除了她这个儿子,也没谁这么使唤人的。

    不过刘金兰还真误会了。

    曹军初二就过来,李文秀还真是有些意外。

    原本是让他过了初二再过来的,毕竟谁家还没两个亲戚要走的,别的不说,舅老爷家里总要去的吧。

    像曹军还有他老子那一代人,谁家里还没个三五个儿女的,没有舅老爷那不可能。

    “老板娘,还没呢。”

    跟刘金兰也熟悉,曹军也不客气。

    “正好,你去洗把手,饭马上就好了。”

    90年代农村里可没后来那么多讲究,早饭一定要吃馒头吃粥。

    由于村里人吃完早饭要下地,所以早上也是正餐,有炒菜,也有米饭,真要吃粥吃馒头,上午下地肯定没力气。

    刘金兰虽然去城里住了一年多,但是还留这个习惯。

    一早上起来,就蒸了一锅米饭,炒了几个菜。

    大过年的,家里肉食肯定不会少。

    一个猪肉炖老豆腐,一个腐竹炖老母鸡,一盘花生米,一盘红烧鱼,剩下的就是两个小炒了,再清炒一个莴笋。

    挺好的伙食。

    曹军也不含糊。

    吃了两碗干饭还添了一碗锅巴粥。

    吃饱喝足。

    李文秀这才让他开车把人给送到了刘湾。

    腊月二十八新媳妇上门,正月初二,李文秀他小舅舅刘建鸿肯定要跟着新媳妇回娘家去省亲。

    李文秀索性就让曹军又把人给送到张湾那边。

    两人在李红梅娘家碰头,跟王有来一起吃了顿便饭。

    回来的时候,正好碰到杨彪那家伙。

    两辆车并排堵在路中间,惹得来往的人看了又看。

    这可是桑塔纳。

    平日里一辆都看不到,这倒好,两辆车堵在一起了,还是熟人呢。

    隔着窗户,李文秀也觉着杨彪这家伙实在是骚包了一点,嗓门又大。

    “彪子,你什么时候回来的?”

    “三十晚上,我正想着去你家看看,没成想家里没人。”

    杨彪显然是刚刚从梅岭回来。

    杨屋岭跟梅岭也不远,开车就十几分钟的样子。

    李文秀想着堵在路上也不是办法,只好招呼杨彪调个头。

    两辆车一前一后又往梅岭那边开。

    去年年初的时候。

    李文秀一共让王有来提了三辆车,一辆是王有来自己开,两辆车留在市里公司里用,杨彪现在开走一辆。

    剩下的那辆车李红梅也没怎么用。

    其实用李文秀自己的话来讲,李红梅现在的地位其实已经够得上配司机了,只不过李红梅自己一直不打算这么做。

    其实他也清楚。

    李红梅这是在照顾王文辉的面子。

    毕竟做老婆的连专职司机都有了,家里男人的脸面往哪里搁。

    “怎么样?上海那边还顺利吧?”

    进了院子。

    李文秀把二丫头支开,三个人就上了楼上,问起上海那边的情况,李文秀其实去年年底已经跟杨彪沟通过一次。

    但是毕竟还是当面谈来得更直白。

    “大体上还算顺利,开业的几个店差不多都稳定下来了。”

    账本李文秀也看过,上海那边的生意总体上是不错,南京路那边除了一家便利店以外,剩下的面积都被他租出去了。

    李文秀一时半会其实也用不上那么大的地方。

    “不过有件事我得跟你说一下,去年年底我回来的时候,有家外国公司一直在打听我们的消息,后来我也查了一下,他们估计也是做便利店的,不过具体的来头我还没弄清楚,对方谨慎得很,好像叫什么伐木累的。”

    “伐木累,你是说family吧。”

    李文秀算是醉了。

    不过杨彪的这个消息的确算是一个大消息。

    全家既然已经开始在国内市场上进行摸底,那就说明他们已经有些对国内的市场蠢蠢欲动了。

    看来随着进入新世纪。

    新的竞争很快就要开始。

    目前国内24H还是一家独大,至少到年底为止,李文秀还没发现有什么品牌在便利店行业跟他们竞争的。

    不过面对全家这种对手,李文秀还是比较谨慎的。

    毕竟对方在这个领域比他们更长,无论是资金还是管理方式上都超过他们,但是有一点李文秀可以完败全家,那就是超越这个时代的眼光。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