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9 集体消失-《逆行我的1997》


    第(2/3)页

    原来是李红梅已经到了。

    “人在哪?”

    “我已经安排她去酒店了,不过红梅姐坚持要去员工宿舍住,不想住在酒店里。”

    皱了皱眉头。

    李文秀也没坚持。

    李红梅的性格是典型的外柔内刚,一般人都劝不动。

    “那就随她去吧,酒店里的房间你找何经理先退了。”

    挂断电话。

    李文秀甩了甩脑袋也不去想那么多的破事情。

    眼下最重要的就是先把校园网给弄出来再说。

    21世纪的节奏已经越来越快了。

    互联网立马就会迎来一个复兴和更加繁荣的时代,李文秀虽然没老马那么大的雄心壮志,但是既然有机会,那肯定要去尝试一下。

    眼看着11月马上就要到。

    李文秀也是不肯浪费半点时间。

    除了必要的课程以外。

    几乎所有的选修课都已经被他抛到了脑后。

    系里面有刘宝生这尊大佛压着,倒也没有人在后面指手画脚。

    10月中旬的时候。

    李文秀的那篇文章总算是见了刊。

    一篇高质量的经济学论文还是很有分量的。

    至少这篇文章一出,作为辅导员的张波也没了脾气。

    反正他是发不出来这种水准的文章,至于说文章是李文秀找人代写或者是刘宝生执笔的。

    也不是没有人怀疑。

    但是为了自证清白。

    李文秀也不介意在管理学院举行了一个小型的营销学学习会,参加的除了十来个学生代表,剩下的二十来号人基本上都是管理学院的老师。

    一通唇枪舌战之下。

    李文秀果然还是保住了自己的清白,不仅仅如此,还把上辈子完成的另外一篇论文的思路再次呈现了一遍。

    如果说李文秀的上一篇论文在思路方面还显得有些稚嫩的话,那么这一篇就是彻彻底底的老道了。

    只不过仅仅是一个思路,倒也看不出来什么东西。

    但是在座的老师哪个不是人精,一听其中的关键点,立马就知道这又是一篇好文章。

    顿时一个个看李文秀的眼神也变了。

    坐在最前排。

    刘宝生心里不知道在想些什么,眼睛盯着李文秀看了又看。

    他是不大相信生而知之这种天才现象的,但是事实摆在眼前,他也不得不信还真有天才这么回事。

    本科生,还是大一的新生,能琢磨出这种思路,的确不简单。

    刚才李文秀说的那个思路。

    只要好好做下去,肯定又是一篇高质量的经济学稿子。

    这可不是什么随随便便就发出去的劣质稿,而是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的,在业内都能引发小范围的讨论。

    这小子。

    贼精。

    竟然又给他搞出来一篇。

    “老刘,这学生你也不动心?”

    边上一个老教授还是看出来刘宝生的心思了。

    无非就是碍于对方年纪太小,毕竟还是一个本科生。

    一句话点破这层窗户纸,刘宝生也没什么好掩饰的。

    “动心是动心,但是这小子脾气犟得很,死活都不肯干,我也没办法。”

    碰上李文秀,刘宝生是真的没办法。

    这小子压根就不在乎在学术上更进一步的问题。

    如果不是为了减少旷课的影响,增加不上课的筹码,他是铁定不会抛头颅撒文章的。

    “那还不简单,你就跟他说,要是不跟你学,就不让他毕业。”

    这主意真够狠的。

    李文秀要是知道恐怕要哭死在讲台上。

    不过他也不知道后面还会有这么个坑在等着他。

    开完讲座。

    李文秀又一头扎进了图书馆里。

    经过一个多月的高强度整合,他的想法也渐渐趋于完善。

    最主要的是工作室那边,魏大忠跟田科强强联手,已经打造出了最原始的校园网雏形。

    虽然还有些地方不尽如人意,但是也算是有了原始的框架了。

    就等着上线试运行。

    李文秀刚进图书馆。

    屁股还没坐热。

    赵世鹏就火急火燎地冲进来,一把给他拉出来,脸上的表情有些兴奋得过火了。

    “啥情况?火急火燎的。”

    “秀才,我们搞出来了!刚才试了三遍,这次真的没问题。”

    李文秀一愣。

    但是脑子里还是立马就知道什么东西搞出来了,顿时就有些压抑不住的兴奋。

    如果那玩意儿整出来了,那就是真的有戏了。

    “走,去看看!”

    李文秀书也不收了。

    拉着赵世鹏就往工作室里面冲。

    他们租的工作室离财大不远,就在学校附近的一个废弃不用的老厂区里面。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