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但是谁让他是小辈呢。 就连服务员的角色他都客串了,又是上菜又是倒水的,就连哪位大牛需要换餐盘他都要动手麻溜地给递过去摆好了。 不过搞服务也是门技术活,李文秀上辈子做客服经理的经验这会儿算是派上大用场了。 “小伙子还不错,手脚挺麻利嘛!” 别人的夸奖李文秀不当真。 但是说话这位他可就得端着点了。 这可是东财的大佬,自个将来指不定还要靠人家要人才呢。 席间谈到招生和就业的时候。 某个负责东财就业工作的大佬突然感叹了一句,说是国外的大学,校友们每年光是捐款都是一个庞大的数字。 东财别看是财经类的学校,但是毕竟出去的学生资历都还不深,回馈的也不是很多。 校友工作这一块。 其实捐赠什么的也很重要,尤其是在毕业生就业等方面,校友企业其实能发挥不少的作用。 李文秀听在耳中,心里也直犯嘀咕。 如果他没记错的话,东财这会儿还真没有一个专门的校友机构来负责这方面的事情。 其实像东财这种学校,毕业的学生水平还是有的,倒不完全是后来社会上的那种印象。 刚毕业的学生看起来一个个都是眼高手低,实际上东财的学生就业形势在国内还算是很好的,就是创新创业这一块不是很强。 想想以后国内的各大科技型企业的大佬都分别是出自哪些学校就知道了,不是清华就是北大,要么就是科大和电子科大这种科技型或者综合性实力很强的牛校。 东财这种专业性太强的学校反而成了下面垫底的。 “老安啊,回头你得多给我们学校的发展出谋划策,咱们还是局限性太大了,我一直想在咱们学校搞一个创业基地。 就是架子怕是搭起来了没人相应,这头一炮要是没打响,后面的工作可就不好开展了呀。”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 别人参加这种饭局,小辈只有听着的份。 李文秀可不是一个安分的人,或者说从来就没想过自己要打酱油。 一听这话,脑子里就想的贼快。 现在他手里有金和实业,沙河家具城和家具厂,以及C-BOOK三个牌子在搞事情。 金和实业就不说了,未来五年之内,妥妥的摇钱树,李文秀可还打算着靠24小时便利店跟国外的那些个品牌一争高下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