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 新年宴客,一群别有用心的客人-《庶女的生存法则》


    第(2/3)页

    众人七嘴八舌地声讨着那个私自偷宫花的人,而如情则瞟向杨太夫人,很是奇怪,这杨太夫人也是一脸的气忿,似乎她女儿头上那枚宫花的来历并不知晓似的,反而和众人一道声讨好内贼,甚至还让太妃把所有身边的丫头都审问一番,王府里居然出了如此心怀不轨之人,可不是好事儿。

    太妃深深地望着杨太夫人,也与如情一样,先是疑惑,再是不解,不过嘴上却淡淡地道:“我媳妇都娶进门了,这宫花戴在谁头上都改变不了如情是我嫡媳妇的事实。旁人那起子心思,也不过是枉费心机了。”

    太妃这话说得不轻不重,但杨太夫人却有种似乎是专门说给自己听的,她仔细回想着如情时常拿眼光瞅着自己,又回想着自己女儿头上那不论不类有*份的宫花,忽地面色大变,一脸惊恐地望着太妃。

    太妃也正望着她,杨太夫人是个深富传奇的女子,丈夫早逝,她一人独力支撑着候府,不让旁的叔伯兄弟族长来夺走儿子的爵位,早些年确实是受过许多苦和泪的。她对她是由衷的钦佩。一个守寡的女子,在那种艰险的环境上,偿能陪养出优秀的儿子。可如此厉害精明又目光长远的主母,却有那么一个娇纵任性的女儿,着实出乎她的意料。

    想着多年的手帕交的情宜,太妃还是觉得事情不要闹大了,于是道:“我那宫花,是蝴蝶形状的,用少许赤金打造的。不过如今我都娶了正经媳妇了,那宫花落到谁手里于我来说也算不得大事。这事儿,也休要再提及。否则,若真有人戴着那枚宫花跑来要我承认她就是我命定的媳妇,岂不让人笑掉大牙?”

    杨太夫人双眼几乎发黑,她又惊又恐又怒,正惊出一身冷汗时,又听太妃轻飘飘地道:“圆善大师不但给了我这两枚宫花,还给了我三十二字箴言,如今想来,倒与如情真的般配。”

    原来太妃不信命运的,更不信那劳什子的箴言,可经不住事实的推断呀。尤其后来那句“一波五折,以抢为上”时,她不信也得信了。

    令国公府的徐二夫人目光一变,哑声问:“什么三十二字箴言?”她怎么从未听说过。

    齐王妃若有所思地望着杨太夫人,悠悠道:“这事儿,我先前也曾听大人提及过,叫儒学故士,海宁祖籍。大名为方,小字带如,久藏深闺,世人不详。一波五折,后抢为上。”顿了下,面目复杂地望着如情,轻轻地笑着,“大家仔细想想,堂嫂不是姓方么?名字里不是带个如字么?而儒学故土,不就是孔夫子的山东么?而我听闻,方家的祖籍确是海宁。先前骁堂哥未娶堂嫂之前,可也算是‘久藏深闺,世人不详’了,再接着后边的‘一波五折,以抢为上’,大家想想,堂嫂可是娆堂哥从何家公子手中生生抢来的,岂不熨贴?”

    众人听她这么解释,果真恍然大悟的模样,纷纷夸着如情,说如情果真是李骁命中注定的妻子,而圆善大师,不愧为神算呀。

    太妃呵呵地笑道:“是呀是呀,先前我都不肯相信了,可事实胜于雄辩,不过,这媳妇都娶进门了,以往的事休要再提了。反正,如情这个媳妇,我是认定了。至于其他旁的女子,管她如何的才高八斗,身份高贵,我都是不瞧眼里了。”

    ……

    杨太夫人与靖太王妃一向交好,这是圈内人众所周知的,可如今,为着如情这个新媳妇,靖太王妃毫不留情面给杨太夫人当众难堪,这也是所有人未能预料到的。虽然觉得太妃此举也确实过余了些,但想着杨启宁母女那副张狂故作矜持目中无人的模样,也确实解恨。可想着这样一来,靖太妃岂不得罪杨家?

    虽说靖王府是一流王爵,天家人物,可杨家也是显赫三代又实权在手的人物,太妃如此落杨太夫人面子,也是不妥的。

    成王妃,泽云候夫人,宁国公夫人及及令国公夫人与二房夫人也是如此想的,但宁静大长公主却又有另外的看法。

    这个嫂子如此看重如情这个媳妇,不惜得罪一向交好的手帕交,可以想像如情在嫂子心目中的地位。再来,这杨家母女,存了不该有的心思,也难怪嫂子会恼怒了。

    而杨太夫人脸色难看地起身,说要出恭,便离了厅子。过了有好一会儿才进来,徐二夫人笑问:“出个恭也要这么久?”

    太妃脸色又青又黑,勉强一笑,“昨晚吃坏肚子了,今早起来闹肚子。”

    徐二夫人古怪一笑,“是么?看来,候府的厨子可都得换一换了,居然给你坏的东西吃。”

    杨太夫人压着怒火,皮笑肉不笑地道:“这个不劳妹子费心,待回去后定好好肃清内宅,让那些没眼的东西明白,谁才是她们真正的主子。”

    杨太夫人这话说得阴冷,连如情这个新人都听出了其中的古怪,但纵观其他贵妇,却是见怪不怪,不由纳闷。在徐二夫人与杨太夫人之间来回扫射,这二人有仇?还是抢男人抢输了?

    为顾忌着新年里的气氛,大家又纷纷说起旁的事。总算又粉饰太平地继续扮演其乐融融的画面,如情也纯当没有发生过般,言笑宴宴地招呼客人用茶吃瓜果,招呼得面面俱到,正厅里全是尊贵的王妃命妇,而偏厅小花厅里侧三三两两聚集了平辈姑娘媳妇,如情也时常进来招呼一二。却没能发现杨启宁,后来问其中一位小姐,那小姐回答:“不大清楚,刚才被她母亲叫了出去,就没再回来过。”

    如情心中了然,虽不喜这杨太夫人,但总归还不算太过极品。

    总算,捱到吃午饭,如情更是忙得脚不点地,一会儿要侍候婆母,一会儿还要招呼客人,直到大家吃得差不多后,这才有点儿空闲坐下来喝口水。

    如情把喝光的红稻粥的瓷碗递给香茗,略有意外,温言道:“这阵子也忙坏你了。想不到你还知道我的喜好。”这红稻粥吃起来确实清香可口,并且加了红枣,莲子,菱角,花生等一起熬制的,略放些糖,吃起来软糯可口,极其下肚。

    香茗恭身回道:“王妃廖赞。劳记主子的喜好本就是奴婢的份内之事。”

    想着这香茗和流月虽是侍候在李骁身边的大丫头,但对她确实还恭敬严谨,并且也极守规矩,如情也渐渐放下了心,又夸了她几句后,这才让她下去换班吃饭。

    待香茗离开后,如情侧头小声问了沉香,“你看这人如何?”

    沉香沉吟了一会,“做事确实勤快老实还本份,从不多话,也不绕舌。对咱们姐妹也很客气友好,也不托大。对王妃的吩咐也从不推委。只是此人毕竟是王爷身边的,听说也服侍了有两年时日了,资色也确是不错的,这知人知面不知心的,谁知道心里是怎么想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