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这一个两个都是什么人呐,怎么可以这么对一个年仅八岁的可怜孩子! 参加岁试是不可能参加岁试的,他还是个孩子! 在给老丘的信里头他特别感慨了一下,觉得老丘这个琼山人能考出海岛可真是太不容易了。看看这些考官,从岁试起就开始歧视他们琼州,连去都懒得去! 文徵明听了他的苦恼,笑着说道:“要把信送去京师不太容易,要在江南一带送信还是很简单的,各地都有人能帮忙带信。” 文哥儿:????? 听文徵明这么一说,文哥儿觉得很对,二话不说就取了纸笔提笔给钱福写信。 吴宽见好就收没有多劝,文哥儿倒是真惦记起来了,转头询问起文徵明岁试是怎么个考法,他这个翰林秀才真的有资格去考吗? “知道了,这个绝对不能问。” 走遍全省,到处考人! 文哥儿一听,顿时有些动摇了。 要是将来他憋足劲想去考个功名却败于考试经验不足,岂不是要遭人嘲笑?! 这小子都在翰林院读了这么久的书,是骡子是马总得拉出去溜溜了吧? 好在江浙一带的提学官大多还是很负责的。 文徵明:“…………” 吴宽见两学生聊得起劲,便问他们在说什么。 文徵明道:“说起来你可以问问家中叔伯浙江巡考如今进行到哪儿了,说不准还能参加今年的岁试。你自三岁起便入翰林院读书,如今必然是有资格参加的——只要考过了,今年秋闱你便能下场参加乡试了。” 江南文风极盛,南直隶和浙江可都是科举竞争极其激烈的地区。 文徵明据实以告。 这岁试其实就是由提学官主持的乡试资格考试。 要是遇上有拖延症懒得干活的提学官,很多人得提心吊胆到秋闱之前才考完岁试、知道自己有没有资格参加今年的乡试! 加之这边水网密布,书信能借着四通八达的水路送到各地,只需要花点小钱便能把信送去! 这样的科举实绩绝对不是凭空出现的,平日里江南一带的读书人便爱相互唱和,即便有些人离得远了也会书信往来。 文哥儿一脸的拒绝:“不!我不回去,我要留在这里侍奉老师!” 这问题多得做什么事都慢腾腾的文徵明根本没法答。 文哥儿笃定地道。 趁着年纪小积累一点失败经验绝对不是坏事! 他将来要是有机会去那边当提学官,一定走遍每个大岛小岛! 没错,得知岁考的具体模式以后他又惦记起了提学官这个职位。 吴宽见文哥儿一脸意动,不着痕迹地笑了笑。 第(3/3)页